位置:首页 > 糖尿病知识 > 糖尿病博客 > 糖尿病的预防 >

生科
糖尿病博客

  • 如何管理餐后高血糖

    (2022-06-06 11:11)
      餐后血糖检测,或称餐后检测,涉及到餐后1-2小时检查血糖水平。它被用来确定一顿饭对血糖水平的影响。这也有助于评估进餐时间胰岛素剂量在调节血糖方面的有效性。
     
    餐后高血糖
     

     餐后高血糖的标准范围

     
      血糖水平 少于140毫克/分升(7.8毫摩尔/升)标准。两小时后读数超过200毫克/分升(11.1毫摩尔/升)表明糖尿病。读数在140和199毫克/分升(7.8毫摩尔/升和11.0毫摩尔/升)之间表示糖尿病前期。
     
     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(ADA),建议餐前血糖范围在80-130 mg/dL之间。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(AADE)比ADA有更严格的血糖目标,但没有具体的餐前血糖建议。
     
      相反,AADE建议空腹血糖低于110 mg/dL,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140 mg/dL(相比之下,ADA建议餐后1-2小时血糖低于180 mg/dL)。
     
     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的血糖目标是最严格的,因为怀孕期间的高血糖水平会导致母亲和婴儿的不良后果。建议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维持血糖饭前少于95毫克/分升。
     

     如何管理餐后高血糖

     
      记录血糖/食物日志:确定不同类型食物的血糖反应趋势有助于做出调整,以达到餐后所需的血糖水平。人们可能会注意到特定食物引起的血糖飙升,然后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血糖控制。这可以帮助你设定血糖目标。
     
      饮食一致、均衡:当你摄入均衡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和脂肪时平板法),血糖往往上升的比较慢,不会下降的很快。
     
      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血糖稳定,如全谷物、水果、蔬菜、豆类、坚果和种子。含维生素a的食物高血糖指数,如含糖食物、白面包和米饭,会导致血糖升高。
     
     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质也有利于促进健康的血糖水平。一些蛋白质来源包括肉、蛋、鱼、乳制品、豆类、坚果和种子。吃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也有助于减少反应性低血糖症(进食后低血糖,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类食物)在没有糖尿病的人群中。
     
      定期锻炼:积极运动有助于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血糖。肌肉吸收糖来提供能量,所以做一些心血管运动,如散步和举重训练是理想的。增加肌肉质量也有助于降低胰岛素抵抗,因为无论存在多少胰岛素,肌肉组织都会吸收葡萄糖。
     
      按处方服药: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按照处方服用糖尿病药物是很重要的。跳过剂量,或服用超过规定,可能是有害的。切勿自行调整糖尿病药物;一定要咨询医疗服务提供者。
     
      定期检查血糖:检查他们的血糖通常会更好地控制血糖。进食后检查血糖水平有助于监测血糖趋势和血糖峰值。
     
      它还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他们的生活习惯如何影响他们的血糖,并做出调整,以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。为了实现这一点,有些人使用连续葡萄糖监测器。这是一个你戴在皮下的小装置。它昼夜不停地测量你的葡萄糖(糖)水平,让你看到你的水平趋势,并提醒你高低。
     
      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: 不良的睡眠习惯和轮班工作都与血糖水平升高有关。睡眠不足或昼夜节律被打乱似乎会干扰身体的胰岛素反应,导致胰岛素抵抗。比如:
     
      限制白天小睡
     
      临睡前避免咖啡因
     
      白天锻炼
     
      临睡前避免油腻、辛辣的食物
     
      白天暴露在自然光下
     
      建立放松的就寝时间
     
      保持睡眠环境舒适,例如温度在60-67度之间,使用白噪音机器等。
     
      管理压力:一些研究表明强调以及患二型糖尿病病的风险增加。压力刺激我们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,导致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增加。压力还会导致不良的饮食习惯、低质量的睡眠和其他方面的自理能力下降,从而导致血糖升高。找到管理压力的方法有助于改善精神和身体健康。
     
      注意你的体重:较高的体重(根据体重指数为“超重”或“肥胖”)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。研究发现体重减轻5%在那些被认为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中,患二型糖尿病病的风险显著降低。减肥也有助于降低现有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水平。
  • 网站声明:以上内容为广东生科网站的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,谢谢合作!

    分享到:
    最新评论

    网友:

    验证码: 看不清?点击更换
    专家推荐
    • 詹希美教授

    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

      擅长:国家级科研教育

      立即咨询
    • 孙苏欣教授

      原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

      擅长:一切内分泌代谢疾病、风湿免疫疾病诊治,长期从事临床、教学、科研30余年

      立即咨询
    • 付承彬博士

      广州市生科慢性病数字疗法研究院院长

      擅长:营养与慢性病关系研究

      立即咨询
    • 邹文英博士

      广州市生科慢性病数字疗法研究院研究员

      擅长:高级减压师、高级情绪能量调节师

      立即咨询
    1234
    七天热文
    相关文章

    电话:18022394315(周一至周六9:00-18:00)

    邮箱:gdsk@gdsklife.com

    广州总部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2号新港大厦1-2楼

    深圳公司:深圳市福田区嘉汇新城万创空间联合办公1008

    COPYRIGHT@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 广东生科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   粤ICP备18032565号-2

    首页
    在线咨询
    专家答疑
    体验营
    预约逆转